798艺术区前传

798艺术区前传

👤 作者: 李瑞
📅 发布时间: 2025/9/9
🏷️ 栏目: 展览

展览前言

文/原电子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李瑞

那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工程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由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设计的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718厂)也已启动,我任厂长之职,罗沛霖出任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自此结识至今50年,他那始终如一追求真理的精神,报效祖国的情怀,孜孜以求的学风,创新不止的境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领域默默耕耘,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罗沛霖出生于天津,在北京、天津读完中学,193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并于1935年夏完成大学学业。

1935年抗日烽火连天,罗沛霖途经西南,辗转奔波,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从此罗沛霖便与电子信息技术结下良缘。在延安通信材料厂主持技术和生产,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设计生产了可变电容器,波段开关和可变电阻器等基础组件,还研制成功了7.5瓦无线电台,为八路军提供了难得的通信装备。

1939年夏,罗沛霖同志被派往重庆,从事统一战线工作,进行组建青年科技人才协会活动。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亲切接见了罗沛霖同志,并给与热情的勉励。

1948年春,根据党组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的指示,罗沛霖被派往美国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并获博士学位。

抗美援朝期间回国,进入国家电信工业局,任技术处处长并开始了参加德国设计与建设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事宜。

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无线电组件企业。在基础先行的方针下,联合厂的建设为全国仿制苏联海陆空三军电子装备的生产配套打下了可靠地基础。联合厂计有三个分厂生产各门类多品种的组件;有二个辅助性工厂:工具工厂和动力分厂,还有中心实验室。双班生产,职工近万人。1957年总投资1.5亿元。完全是二战期间德国成熟的军用无线电电子基础组件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参照这一典型工艺技术,联合厂先后在国内承包复建了数以十计的组件专业企业,奠定了电子信息产业日后发展的雄厚基础。

罗沛霖仅为这项工作,曾考察过德国20多个工厂,经过产品筛选,按照产品工艺流程的分类,确定了联合厂、分厂、总共段三级设计与管理程序。并据此制定技术岗位的出国培训和聘请专家计划,与投产进度相适应的国产新材料试制以及国内暂时不能解决部分进口等生产准备工作。对此,罗沛霖花费了心血,为基础组件工业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956年阳春三月,罗沛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多年心愿。我作为入党介绍人心中有无限的喜悦。

展览前言

文/中国工业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庞成奎

罗沛霖院士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极受崇拜的科学家,他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718厂)首任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同时兼任该厂中心试验室主任(即十一所首任所长)。

我曾深读过罗院士赠送于我的《罗沛霖文集》,他一生的追求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为中国电子工业所做出的贡献和功绩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自2006年开始,我每年均去罗院士家中看望他及夫人杨敏如女士,聆听罗院士讲述历史,讲述718,听他畅谈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史。虽然,罗院士在十一所建所40、50周年均来所参加庆典活动,但我更希望他老人家再来所里看看。在多次盛邀之下,93岁的罗院士来到他曾经工作的十一所,欣然提笔写下“奋进”二字,寄语十一所。

一次,在罗院士家中谈到摄影时,他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摄影。1951至1964年,他曾用中联部配给他的莱卡相机在东德、苏联、英国、古巴拍了一些片子。谈笑之余他从柜子里取出那架相机摆弄起来,深爱这架相机的表情全部映入我的眼中。他转脸笑着说,“把这架相机送给你吧”,我再三推辞,岂敢收纳罗老的心爱之物,罗老也没再坚持,但现在回想起来真感到遗憾和后悔。几年后,当我委派张丽前往家中看望杨女士,询问此相机时,杨女士讲:“罗老去世后,他有价值的资料和遗物几乎都被有关部门要走了”。值得欣慰的是,罗老赠送于我的照片底片保留至今。近期,我整理了他的部分作品,为其举办摄影作品展,以展示罗老的摄影水平和足迹,激励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此怀念我们的首任所长—罗沛霖院士。

主办方:度·建筑与艺术
Host:Do Architecture art interior museum fun
总顾问:庞成奎
General Advisor:Pang Chengkui
展览设计:程大鹏
Exhibition Designer:Cheng Dapeng

2016.8

798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