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沛霖传 ● 五

罗沛霖传 ● 五

👤 作者: 718艺术
📅 发布时间: 2025/9/9
🏷️ 栏目: 人物

罗沛霖传

Luo Peilin’s Biography

7. 投奔延安

罗沛霖从交大毕业后的十年,开始了在技术事业上的进取:在广西为桂系军阀,在天津、昆明和重庆为国民政府,分别设计和建造广播电台设备。但他早期专业知识和经验最有价值的用场,是在延安所做的巧思和发明,在延安因陋就简地和同事们一起为八路军制造电台和通讯设备。

沛霖赴延安,锻炼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王诤同志的领导下,他是军委三局延安通信材料厂的创建工程师。克服极为艰难的技术和材料紧缺,罗沛霖为抗战前线设计、和同事一起制作了几十台无线电收发报机。

罗沛霖诗:七律  鹽店子  1997.9.19

延安西川河畔山村,抗战初期,予尝居斯年余1。

重访延安盐店子村,得句而未成章。今晨徐君示知,山东有柳巷区助建柳盐学校,已以余所捐“希望工程”赠之矣。因随成此诗。                              

一違聖地五八年2,

入夢頻頻今始圓。    

喜見高樓新路畔,

悵尋土徑舊窰邊。

裴莊林樹渾如昔,

鹽店山丘看似前。

希望工程初建校,

願襄盛舉結心緣。

罗沛霖15个月内,带领通信材料厂设计装配制造了约60部7.5瓦移动电台和1部50瓦发射机,为前方提供了急需的电台设备。对此,中央军委三局王诤局长玩笑:有了罗工程师,我们就不再是“土八路”了。

鉴于罗沛霖参与通信材料厂的突出贡献,毛泽东亲自给题了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罗沛霖八十岁回访盐店子窑洞遗址

《延安通訊材料廠歌》

1939

羅沛霖詞,呂驥曲

通信事,千里眼,順風耳,

千秋業,有我先行無線繼,

微波散射電離層,流星存餘蹟。

上海始,瑞金起,抗日救國齊效力;

起子螺釘,烙鐵銲錫,

車銼刨磨,苦戰爭無敵。

人輩出,果累累,事業輝煌誰能比;

養兵千日用千日,千里決戰通千里;

百尺竿頭建新功,中華民族好兒女。

通信材料厂组织机构表

厂长: 段子俊(兼) 1938 -1939

程明升 1939 – 1940, 1941 – 1943

陆亘一 1940 – 1941

孙俊人 1943 – 1944

支部书记: 耿锡祥 1938 – 1939

副厂长: 申鸿铭(兼) 1938 – 1940

耿锡祥 1938 – 1939

孙俊人 1940 – 1943

晋  川 1943 – 1944

协理员: 张怀章 1941 – 1942

张丕成 1943 – 1944

工程师: 罗沛霖 1938 – 1939

三局领导不仅团结了本部门的知识分子,而且大胆地使用了这些同志,使它们为党的通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钱文极、力一、罗沛霖、申仲义、孙俊人、周建南等同志,还有已经去世的陆亘一、李荫苍、程明升同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都是高级知识份子。在当时的条件下,军委三局的党组织贯彻了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吸收、团结和使用大批知识分子,确实是做得不错的。

-- 摘自 王子纲《军委三局主要任务》

罗沛霖成功进出延安,从1937年开始只身经历了很多周折:带了南开张伯苓给周恩来的私荐、接触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受任弼时接见、等待在延安的李强认可和推荐,王铮留用在军委三局,到后来延安撤退后,冒险前往重庆,途中曾被国民党“青年招待所”扣押,却侥幸被一位也私下去过延安的审讯官放逃了。

罗沛霖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