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
诞生100周年
知了Home专稿
跨越时代的包豪斯和798的隐秘往事
年底将近
忙着各种总结和展望之余
更多人开始回望
看看这一年的平凡日子里
经历了哪些还在熠熠闪光的不平凡
要说知哥了妹这一年来最为关注的
那一定是“现代设计的摇篮”
包豪斯诞生100周年
作为GICC德中设计交流中心的
紧密合作伙伴
无论是百年包豪斯大师班的“走出去”
还是百年包豪斯中国行的“带回来”
一直关注包豪斯的Z Media
都希望包豪斯所引领的现代设计
在中国有很好的落地和呈现
前几日
我们的一位建筑师、艺术家好友
程大鹏策划的
“798——跨越时代的包豪斯”特展
正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
知哥了妹也常去798看展、会友、聚餐
虽然这里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圣地
但它很早就与包豪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一次,我们又来到798艺术区
现场感受包豪斯的冲击与共振

跨越时代的包豪斯 改变社会的设计力量
什么是包豪斯?一定会有人这么问。为了让大家更顺畅地读下去,贴心如我们,在这里要敲黑板划一划重点:
1919年,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了包豪斯学校。虽然存活了仅短短14年,却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引领者。包豪斯从未被指认为单纯的现代主义或包豪斯主义,包豪斯代表的是一种觉醒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和始终秉持的实践理性。
包豪斯发展成为一种实践模式,将设计看作是一种社会功能,可实践的社会行动,追寻理性价值下的服务社会大众的实践,自身带有强烈的实验性和开放性。

2019年,正好是德国包豪斯建校100周年。世界各地,也就此兴起了一拨儿接着一拨儿的展览、游学、庆典活动等,以此纪念这件盛事。

而要说起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那就不得不提与之有着非同寻常关联的798艺术区。凡是去过798艺术区的人,都对那座经典的弧形建筑厂房印象深刻,这里正是798的前身——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718联合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7年)期间由前苏联援建的工业建设项目之后第157个国际援建项目,也是唯一一个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援建的巨型工程,全套引进全东德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工程是中国首座、东方仅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型无线电元器件生产联合企业。718联合厂厂区也因此被认为是国内最典型的包豪斯建筑群。

在“798——跨越时代的包豪斯”特展中,我们了解到,718联合厂的设计是由当时民主德国德绍设计院在50年代初完成,当时的包豪斯风格已经开始更加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以及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支持程度,强调成本控制并且更加坚持功能至上。格罗皮乌斯认为工厂建筑的环境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创造—适应—再创造”的关系,厂房的设计考虑到实用与建筑美感,从而调节人的劳动情绪提高生产效能,这些人性化设计的特征都在718联合厂的经典的弧形厂房上得以充分体现,也就是当今我们在798艺术区看到的那座“包豪斯建筑”。


当年718联合厂的建筑设计图纸,以及此后厂里的各类电子设备、生产机器等等,都在展览中展示。798包豪斯展览策展人、Do度·联体艺术设计机构创始人、建筑师程大鹏介绍说,718联合厂的总体化建设方式,实现了一次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极为重要的国际对接。在中国的电子工业、通讯科技、计算机技术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科学领域,有着一批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理想立下不朽功勋的历史巨人,718厂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罗沛霖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从1952年7月起直至1953年8月间,罗沛霖连续在德工作达13个月,以此期间在东德各级政府及RFT协助之下只身投入为718厂建厂和生产流程选型设计的工作。就具体的技术格局而言,718厂的建设成功,带来了“包豪斯”之后世界先进的建筑与产品设计美学思想及技术信息,极大地拓展了新中国电子产业建设的专业视野与经验水准。
可以说,从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节点来看,718厂的建设成功,是一次完整的、从“零”开始到系统建成的“产业设计”案例,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才可能发生的一次绝无仅有的产业设计实践,不仅在新中国现代设计史上具有典型价值,在世界设计发展历程中也是堪称经典之作。

如今我们都在谈论中国面临城市更新的问题,这已不仅仅只是城市形态的更新,而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振,扩大提升城市文化格局与品质,通过总体人居环境的改善来最终改良社会,服务新人类。正如包豪斯所秉承的以设计改变社会的理念,跨越时代,影响未来。
据了解,“798——跨越时代的包豪斯”特展是“798迎国庆——暨798系列艺术展”其中之一,此外“工厂、机器与诗人的话——艺术中的现实光影”展览与“798:艺术区大事记”展览也在2019年10月5日至2020年4月30日同期展出。
在“工厂、机器与诗人的话——艺术中的现实光影”展览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建国七十周年阅兵式主席专用话筒”也在此特别展出,以此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包豪斯国际空间站 7件作品将赴德展出
在798系列艺术展期间,由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主办,+86设计共享平台、宝思锐、度Do联合主办的“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也同期展出。该展览分为4大部分,包括包豪斯历史文献展、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回顾展、包豪斯国际空间站作品展、包豪斯互动新媒体H5展区。展期从2019年11月2日持续至12月15日。

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798文创产业创始人王彦伶表示,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在“798包豪斯特展”期间举办十分有意义。798被认为是中国最典型的包豪斯建筑群,曾作为新中国电子工业摇篮的798艺术区,不仅承载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一段恢弘历史,也记录了后工业文明如何顺应时代变革拓展当代艺术和文创产业的高速发展历程,尤其对于现今的城市更新有着特殊意义。

魏玛包豪斯⼤学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院⻓、德国院长会议协会主席本德·鲁道夫(Bernd Rudolf)认为,1919年德国社会变革时期的共振在魏玛出现的包豪斯,在经历其后各种社会事件的冲击产生了诸多节点,这些点又都因为包豪斯强大的社会实践磁场汇聚在一起,时至今日,约有80亿人受到了包豪斯的影响。这次通过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平台来激发当下中国高校对包豪斯的共鸣、反馈、热议以及对未来城市空间的思考。

展览开幕前,王彦伶与本德·鲁道夫就798包豪斯交换展进行签约。Z Media了解到,开幕当日经过5位评委现场激烈的评审,包豪斯国际空间站展览现场角逐出7件作品,将于2020年赴德参与包豪斯空间站全球征集的作品在德国的展览,并推广中国当代文化及艺术设计。

在由包豪斯国际空间站策展人、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发起人、+86设计共享平台创始人池伟主持的《包豪斯与未来社会》主题对话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路峰、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周宇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许懋彦、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规划学院院长助理李乾安,以及程大鹏也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转载自知了Home微信公众号: